内容页搜索

民国时期,坛丘境内有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也有国民党地方组织。政权机构按民国时的要求设置。社团组织及参政机构均齐全。民国38年(1949年)56日,坛丘解放,国民党组织随之瓦解。

19502月,中共坛丘区党委和坛丘区人民政府建立,各群众团体组织(以下简称群团组织)相继建立。1952年始,农村组织互助组;1953年组织初级社;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中国共产党及群团组织发展迅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党政团体组织受到冲击。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清查、处理、解决“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遗留问题,纠正冤、假、错案。19837月,农村体制改革。19874月,乡设政协小组。19902月,乡设人大主席团。19945月,坛丘撤乡建镇。20007月,盛泽、坛丘两镇合并时,坛丘镇有中国共产党党支部44个,中国共产党党员1159人,群众团体10个。

新中国成立前,坛丘党组织主要有中央特科和浙西特委系统,中共淞沪地委系统及中共苏锡虞工委系统,民国30年(1941年)2月起开展工作。

一、大谢乡党支部的建立、发展与活动

(一) 大谢乡党支部的组建

民国30年(1941年)2月,中央特科和浙西特委派马雨亭(化名蔡允中)到三区(盛泽区)建立党的组织,公开身份是大谢乡事务员。三四月,中共严墓区委书记赵子扬(化名王士烈)及姚之英等政工队到三区活动。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大谢乡发展丁少荣为第一个中共党员。5月,中共严墓区委书记赵子扬到大谢乡公所任事务员。马雨亭的公开身份是俞清志(三区区长兼三区抗敌自卫队区大队长)部队的指导员。马雨亭、赵子扬在大谢乡积极发展党员,10月,中共大谢乡党支部成立,书记周炳发(任职时间为民国301012月),组织委员丁少荣,宣传委员沈沛乾。

马雨亭、赵子扬为改变三区局势及对付日本侵略军的扫荡,提出各村联防方案,收到明显成效,农民生活稍得安定。中共地下党组织采用结拜兄弟、姐妹的方法组织群众办夜校,宣传抗日,团结起来战胜敌人。中共大谢乡党支部的党员深入各村调查,召开减租减息说理会,实行“二五减租”,促使地主富农减租。他们教育倾向于抗击日本侵略军的乡、保长为地下党组织服务,安插共产党人担任乡、保长。通过地下党做工作,溪南乡庄浜里保长张通生成为溪南乡乡长,为地下党组织提供帮助。地下党员被迫撤离时,他帮助办理通行证。民国30年末,由于叛徒出卖,“忠义救国军”到大谢乡逮捕赵子扬、马雨亭。马雨亭外出未被抓,后以三区自卫队指导员身份扣住特务,救出赵子扬。马雨亭被捕,在三区代理区长顾平帮助下离开大谢。至此,在坛丘的中共党组织主要领导人和外来党员全部撤离大谢。中共大谢乡党支部暂时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党员都潜伏下来。

(二)大谢乡党支部的恢复、发展及与上级的隶属关系

民国30年(1941年)末,中共大谢乡党支部与上级领导失去联系后支部暂停活动。民国314月,中共新塍区党委书记沈如淙到大谢乡整顿恢复大谢党支部。任命仲春山为大谢乡党支部书记(任职时间为民国314月至民国3310月),钱福宝、顾春泉、潘天扬为党支部委员。大谢乡党组织恢复后,以本乡为基点,在溪南、盛泽、南塘、坛丘、太平、南麻、梅堰等地秘密发展中共党员,扩大活动范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民国324月,中共浙西党组织改为特派员制,沈如淙任嘉兴特派员,实行单线联系。中共大谢乡党支部由嘉兴特派员沈如淙(任职时间为民国324月至民国372月)直接领导。

民国3310月,中共大谢乡党支部仍由嘉兴特派员沈如淙直接领导。党支部书记由钱福宝(任职时间为民国3310月至民国371月)担任。之后,中共大谢乡党支部仍积极发展党员,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民国348月前,中共大谢乡党支部发展的中共地下党员有24人 (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少荣、丁桂荣、王国泉、计凤林、计补生、仲春山、沈沛乾、沈忠明、沈金观、沈振华、张长观、张泉观、周炳发、俞金亮、顾应生、顾阿大、顾春泉、顾鹤庭、钱福宝、徐三龙、董来法、裴云庆、潘天扬、潘金均。

民国37年春,中共大谢乡党支部由中共吴嘉工委金佩扬、沈如淙、金亮(原名金诗亮)领导(领导时间为民国373月至民国385月)。大谢乡党支部书记仲春山(任职时间为民国372月至385月)。大谢乡党支部在吴嘉工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党员,为筹建武工队而努力工作。

民国385月前(349月至民国385月),中共大谢党支部发展的中共党员有90人(按姓氏笔画为序):卫文良、马金福、山桂昌 、王太正、王国良、王松林、王海生、王海潮、王清泉、王瑞福、计三宝、计长林、计叶传、计阿二、计阿长、仲云芳、仲福昌、朱耀庭、李阿四、李阿娜、李季生、李宝庆、吴仁龙、吴阿大、吴定坤、何长水、何金庭、沈仁观、沈四宝、沈永生、沈老虎、沈连生、沈阿二、沈金观、沈荣林、沈荣观、张一飞、张二娜、张士良、张阿金、张品荣、陆仁观、陆玉林、陆金义、陆锦林、邵晓生、陈士良、陈灿根、陈金龙、范永昌、赵鹤林、金云奎、金加雪、金阿木、金阿虎、金福堂、金德成、胡阿云、钮二宝、俞志坚、俞阿银、姚常生、顾阿坤、顾锦文、顾海鸿、莫仁宝、钱正高、钱生荣、钱阿二、钱学观、钱雪荣、倪太泉、倪守一、倪阿海、倪金龙、倪金章、徐圣加、徐有恒、徐阿根、徐金观、徐金祥、郭子祥、盛广荣、章荣祥、董永成、蒋云生、庾国荣、庾国祥、庾新泉、戴荣华。

民国385月,坛丘有中共地下党员118人,其中解放后自行脱党19人,被开除出党23人,病故2人,20007月健在的有10人。地下党员经吴江县人民政府确定为烈士2人:潘天扬,民国323月入党,民国385月牺牲。张士良,民国36年入党,1950年逝世。

(三) 吴嘉工委建立 

民国36年(1947年)春,中共如皋区委书记胡国钧(化名胡行文)经组织批准到江南工作,以大谢乡公所户籍干事身份作掩护。夏天,中共地下党组织派肖斧(化名丁佛人)到中共大谢乡党支部帮助搞武装斗争,地下党员钱福宝将其安排在自己家里当家庭教师作掩护。是年12月,上海局外县工委书记张执一指示中共南京市委委员方休(又名方修、方士林)到杭嘉湖地区发展组织,筹建地方武装。民国371月,中共杭嘉湖工委成立,沈如淙为嘉兴特派委员。中共大谢乡党支部受杭嘉湖工委领导。杭嘉湖工委建立后,到大谢乡察看地形,认为大谢乡地理环境、条件都很适宜搞武装斗争。方休在会上立即部署:“干部由上级党组织派入,枪支由组织上解决一些,并设法夺取敌人武器,工作重心向武装斗争转移。”

民国373月,上海局外县工委副书记林枫决定淞沪工委与杭嘉湖工委合并,成立中国淞沪杭嘉湖工委。工委第一次会议在嘉兴南湖烟雨楼茶室召开。会议决定:在江浙两省交界地区成立中共吴(江)嘉(兴)工委,这两地区的党组织由中共吴嘉工委领导。4月,金佩扬在嘉兴与方休等接上关系。方休宣布:中共吴嘉工委成立,书记金佩扬,委员金亮、沈如淙。金佩扬负责全面领导,主抓筹组武装工作。金亮负责吴江工作,沈如淙负责嘉兴工作,并协助金佩扬搞武装。吴嘉工委的任务是:在吴江、嘉兴两省毗邻地区农村筹组一支武装队伍。5月,中共吴嘉工委领导金佩扬、沈如淙、金亮在嘉兴会合,工委就此开展具体工作。

(四) 新塍夺枪 

民国37年(1948年)4月中旬,中共南京市委委员方休、中共嘉兴县委书记罗希明、中共嘉兴县委特派员沈如淙、嘉兴县张家浜支部书记毛国荣等在浙江张家浜再次研究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并决定在农历三月十五(423日)新塍传统庙会上突袭敌人、夺取枪支。422日,沈如淙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按原计划行动。沈如淙任指挥,毛国荣负责联络和协助,中共大谢乡支部党员潘天扬、顾阿坤负责并执行夺枪任务,其他党员作掩护。423日,潘天扬、顾阿坤按计划袭击驻新塍镇东岳庙的新北乡国民党军队,缴了班长金振声的枪,然后迅速撤回大谢乡。

(五) 武工队活动

民国37年(1948年)512日,方休把已筹集到的2支枪在上海虹口三角地小菜场交给金佩扬,由他携带回嘉兴交给沈如淙。13日,方休让金佩扬再去取抢,由于叛徒出卖,方休被捕。是年6月底,中共吴嘉工委决定组建一支秘密武装,从地下党员中挑选10名骨干,配10支短枪,取名武工队(又名游击小组)。71日夜,武工队在新塍东南方石灰桥边的草棚里成立,领导人金佩扬、沈如淙。他们发动群众,扩大党和人民解放军在群众中的影响,逐步发展武装,打击敌人,扰乱敌人。吴嘉武工队成立后,组织谢圣乡(原大谢乡、圣塘乡)及嘉兴新塍一带的农民团结起来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8月,金亮离开吴江去青东(青浦东部地区)了解斗争情况,青东的武装力量由于敌人的疯狂镇压和内奸出卖损失严重。吴江地区斗争环境也十分险恶。9月,淞沪工委委员陈伯亮(原名陈文祥)通知吴嘉武工队暂停活动,保存力量,迎接解放,已经“脸红”(即暴露)的同志迅速撤离。钱福宝去上海,沈如淙撤到川沙。

(六) 吴嘉湖独立团 

民国38年(1949年)25日,沈如淙离开川沙到新塍。三五天后,金佩扬到浙江沙家浜沈如淙家,传达组织上的指示:“组建一支武装,迎接大军渡江南下,配合解放嘉兴。”之后,吴嘉工委和中共大谢乡地下党组织积极工作,策反起义。413日,他们根据上级指示,准备趁善骏乡成立独立第八大队、第二中队尚未稳定时采取缴枪行动。晚上10时左右,组织30余人到坛丘增湾头(一保长高亦祥值班地方),采用突然袭击方法缴了高的枪,随即派员守住电话及其他人员,不让其通风报信,还责令高带他们到东坝头(自卫队集中枪支的地方),收缴所有枪支,共缴获一保自卫队枪支11支,其中短枪4支,长枪7支。接着武工队命令高亦祥带他们到十一保保长姚志浩的值班处(西村杨凤生家),缴获短枪3支,并将保长及值班人员6人带回教育,15日释放。

419日,各路起义队伍400余人,携长、短枪397支,轻机枪4挺,整编为3个营、1个警卫连、1个短枪排,在新塍附近的新南乡新庙桥会合。集合后,沈如淙代表中共吴嘉工委宣布独立团正式成立,并传达党组织的决定:团长刘先应,政委沈如淙。部队番号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南军区直属吴嘉湖独立团”,刻有印章,颁布营、连级干部委任令。大谢乡党支部部分党员及青年也参加了吴嘉湖独立团。

二、西扇村一带地下党的发展与活动

民国36年(1947年)2月,原无锡梅北区区长吴明(化名马成)先到吴江,后来,党员朱帆、朱林芳等调到吴江工作。朱林芳在平望周家溪做裁缝,张志明、朱剑波在周家溪开诊所。民国37年,他们在周家溪及坛丘西扇村一带发展计秀英等4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属中共澄锡虞工委系统领导。4个人(按姓氏笔画为序)为:计秀英、计瑞珍、邹再荣、沈鹤庭。

民国383月,朱林芳根据上级指示去善骏乡(乡址在南塘港)接收枪支,由于土匪胡伯龙伪造番号而未遂。421日下午,朱帆在周家溪、西扇村塘湾一带和朱林芳商谈迎接解放大军过江的准备工作。